宝盈长盛体育
欢迎来到中博奥技术有限公司官网

疫情过后档案馆如何消毒灭菌

时间:2022-04-06 作者: 来源:网络 点击量: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防控已经到了决胜阶段,但形势依然严峻。疫情当前,各地档案馆采取了暂停现场查档服务等措施。在疫情防控期间,越来越多档案工作者关心疫情期间的档案馆消毒灭菌如何开展、与平常有什么区别,疫情过后档案的消毒灭菌如何开展等问题,为此,笔者就档案馆如何做好疫情期间及今后的消毒灭菌工作提出自己的观点。

  疫情期间档案馆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疫情防控阶段,档案工作人员面临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要做好自身的健康防护,另一方面要做好当前和恢复现场查档服务后的消毒问题。

  1.做好自身的健康防护

  针对此问题,相关部门发布了很多文件给予指导。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六版)》指出,引发新冠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的冠状病毒,具外套膜(envelope)的正链单股RNA病毒,其遗传物质是所有RNA病毒中最大的,只感染人、鼠、猪、猫、犬、禽类脊椎动物。

  此次的病原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主要通过咳嗽或打喷嚏的飞沫传播,极少会形成气溶胶悬浮在空气中,绝大部分飞沫会沉降在物体表面可以造成接触传播,也不排除粪口传播。现在大多数病例仍与直接接触有关,主要发生在近距离接触过程中。

  病毒在空气中一般存活时间有限,但是沉降在物体表面可以存活48小时。据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组成员蒋荣猛介绍:如果温度、湿度合适,它可以存活数天。比如说在温度20℃、相对湿度40%的环境下,有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可以存活达到5天。新型冠状病毒对热、紫外线和一般的化学药品敏感,如75%酒精、温度56℃30分钟就可以使病毒失活,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下发了《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指南》,对工作场所的防控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比如:加强进出人员登记管理、保持工作场所通风换气、保障洗手等设施正常运行、做好工作和生活场所清洁消毒、减少员工聚集和集体活动、规范垃圾收集处理等。

  2.做好当前和逐步全面恢复提供利用后的消毒

  档案工作人员除了要严格按照这些文件要求做好自身的健康防护外,还应该做好环境和档案的消毒工作。

  (1)环境消毒

  档案馆恢复现场查档服务后,应该按照国家卫健委以及相关文件的要求做好环境消毒。对阅览室等对外场所可以采用75%酒精、含氯和过氧化物类消毒剂进行物体表面消毒。75%酒精存在易发生火灾的安全隐患,在档案馆内应该严格控制其使用量、使用次数及使用范围;含氯和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要注意浓度和使用次数,绝对不能直接对档案及装具进行擦拭消毒。需要对空气进行消毒时,可以采用紫外线灯。但操作时要注意安全,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操作;紫外线灯开启时,人员要进行回避,以免眼睛和皮肤受伤;也不能直接照射档案。需注意的是很多种类的消毒剂不能有效杀灭新型冠状病毒,比如氯己定、新洁尔灭和季铵盐类等。

  (2)档案消毒

  病毒对档案载体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加上其在空气中和物体表面上经过一段时间会自动失活,因此对保存于库房内的档案,只要是超过5天,就没必要采取针对病毒的消毒措施。

  疫情期间,对借阅归还的档案应进行表面消毒,如果不需要马上借出的就不用对档案内部进行消毒;对于一些耐热的物品可以采用热处理的方法,红外消毒柜进行干热消毒效果不错。

  (3)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档案工作者在大疫面前应加强流行病学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采取切实有效的自我保护措施,确保自身的健康安全;同时应保持良好和健康的心态。

  二是关键时期的消毒,一方面要避免产生麻痹松懈的思想,使消毒工作不到位;另一方面又要谨防“预防过度”或“消毒过度”。绝大多数消毒剂对档案会造成损坏,因此使用时绝对不能直接用于档案消毒;绝对不能用消毒液进行空气喷洒,更不能把消毒液加到加湿器或净化器中,尤其是集中式空调中。这样容易发生火灾,并存在导致档案工作人员中毒的危险,同时也会造成一些档案装具或其他物品的腐蚀,尤其是电器上的金属件的腐蚀。

  三是特殊时期,借出归还的档案应该在隔离间单独存放5天以上,让新型冠状病毒失去活性。医院或相关机构保存的档案,借出归还后还有可能附着其他致病微生物,比如致病细菌或真菌等。重新入库时应该进行消毒,一方面杀灭致病微生物,一方面可以降低纸张中的含水量。可以利用环氧乙烷消毒机对档案进行消毒,这种消毒比较彻底。

  疫情过后应关注的问题

  疫情过后,档案工作者应该从对新冠病毒的关注,转移到关注档案安全和档案工作者的身体健康上。这就需要首先了解一些与档案有关的微生物类群。

  1.对与档案有关的微生物的认识

  众所周知,地球上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切。真菌、细菌、病毒属于不同的微生物类群(参见表)。

  细菌、真菌、病毒区别一览表

  (1)影响档案工作人员健康的微生物

  病毒没有完全的细胞结构,也被称作半生物。大部分病毒致病都有其固定的感染途径,由于大多数病毒离开活细胞后在空气中和物体表面存活时间有限,所以能够影响档案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并不多。

  细菌病的传播途径比较多,能够影响档案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主要有:①经空气传播是呼吸系统传染病的主要传播方式;②经食物传播方式主要为肠道传染病、少数呼吸系统等疾病;③接触传播是指易感者因接触被传染源排泄物或分泌物所污染的日常生活用品、提供利用或整理中的档案等所造成的传播。

  档案工作人员在档案整理、接收或提供利用过程中由于皮肤接触霉菌或吸入霉菌孢子,有的人员会出现哮喘、鼻炎、皮肤过敏等症状。有些真菌毒素是致癌物,比如黑曲霉素等。

  (2)影响档案安全的微生物

  对档案及有关设施造成危害的主要是真菌中的霉菌和少数酵母菌。霉菌又称丝状真菌,在营养基质上形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或絮状菌丝体。纸质档案和一些非纸质档案都可以作为霉菌的营养基质,它们在保存和使用过程中,都有生长霉菌和其他微生物的可能。

  2.平时档案消毒灭菌应注意的问题

  疫情过后,档案工作人员还应该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主要是档案安全和档案工作者人身健康安全。加强平时的自我防护,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

  (1)要正确区分消毒与灭菌

  很多地方把消毒、灭菌混为一谈。其实二者还是有区别的。消毒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灭菌是指把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在内)全部杀死的方法。

  (2)要正确选择消毒灭菌的方法

  进行消毒灭菌时,所选择的方法对目标微生物要有很好的杀灭效果,这种方法应该对档案的危害最小,对档案工作者的身体健康和档案库房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最小,例如:氯己定对新型冠状病毒基本无效,新洁尔灭对霉菌效果一般,紫外线对霉菌的杀灭效果也不好等。

  (3)要正确选择霉菌防治的方法

  对于霉菌应以预防为主,严把入库关。档案进入库房前,应在缓冲间放置一段时间,检查确认无霉变发生再入库,避免霉菌随档案进入库房造成危害。

  很多霉菌孢子在档案库房中以气溶胶的形式悬浮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会沉降在档案表面,如果温湿度条件适合,就会萌发生长,因此要严格控制档案库房的保管条件。档案库房温湿度一定要符合《JGJ25—2010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中的规定,即:温度14℃~24℃,相对湿度45%~60%。可以安装有过滤装置的净化器提高库房内空气的洁净度,改善库房内的空气质量,减少空气中霉菌孢子的数量。

  由于霉菌具有几丁质结构的细胞壁,因此很多方法对霉菌的杀灭效果一般,对霉菌孢子的杀灭效果更差。少量霉菌发生时,可采用75%酒精擦拭(应注意及时更换酒精棉球以免交叉感染);严重发生霉菌时,应采用环氧乙烷等最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灭菌方法只能使霉菌菌丝体和孢子失活,对于形成的霉斑应另外采取措施处理。

  总之,档案工作人员应该时刻牢记“档案安全重于泰山”,在确保档案安全的同时,一定要加强自身安全防护,避免给自身健康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文章来源:《中国档案》2020年第3期

  作者单位:国家档案局科研所

标签

本文网址:/cgal/1455.html
我是中博奥客服:小奥
中博奥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工信部备案号:豫ICP备11015869号-8 Copyright © 2023-2024

档案整理档案数字化

档案扫描档案管理软件系统

TEL:18937133779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