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盈长盛体育
欢迎来到中博奥技术有限公司官网

数字化档案报告

时间:2023-01-21 作者:老师 来源:网络 点击量:

数字化档案报告

档案工作总结报告

20XX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区档案局按照省、市档案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宜居宜业、和谐幸福新马尾”为目标,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全区档案事业得到全面有序发展。

一年来主要工作

(一)全力跟进档案新馆建设项目

马尾区委和区政府高度重视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上半年,相继召开了政府常务会议和区委常委会议,研究区档案馆新馆项目建设有关事宜。档案新馆占地面积为15806㎡,总建筑面积为7800㎡左右,该项目桩基工程于今年元旦正式动工。为科学规划档案馆建筑总体功能,合理设置档案馆各类功能用房,确保新馆建设符合档案馆标准要求,区档案局积极配合代建业主做好新馆建设的各项工作,及时了解新馆建设进展情况,对照《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和《档案馆建设标准》,与代建业主、设计单位就新馆初步设计方案反复沟通、修改和完善,目前新馆已完成桩基施工。与此同时,成立局新馆建设领导小组,组织人员对档案安全保管保护设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览主题选题、数字化档案馆软硬件设施设备等方面工作进行了解、比对、确定,尽可能地为新馆顺利开馆做好前期准备。

(二)以依法治档为手段,全面加强档案法制建设

1、加强档案法制宣传,提高社会档案法制意识

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档案法律法规。一是今年6月9日是第一个全国性“国际档案日”,区档案局馆以“档案在你身边”为主题。同时,区档案局发文要求各相关部门针对《规定》列举的违法违纪行为,组织开展自查自纠,查漏洞、纠隐患、补措施、建章立制,坚决杜绝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增强贯彻落实《规定》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三是开展“档案知识进社区”活动。今年9月份,区档案局利用档案宣传周活动,开展“档案知识进社区”活动,通过展板、发放宣传单、便民卡、现场答疑等形式,向群众宣传马尾区档案局馆的概况、办事指南、利用流程、注意事项、馆藏民生档案种类及家庭建档方法等,让公众进一步认识档案、了解档案,不断提高善用档案、爱惜档案的意识。

2、加大档案执法检查力度,推动档案工作有序发展

坚持推行档案工作年度检查制度,按照《马尾区机关、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评估指标体系》,结合马尾区实际,从管理体制、基础设施、业务建设、管理现代化和开发利用五个方面,对全区70多个立档单位的年度档案工作进行逐一量化考核评分,从检查的总体情况看,机关档案室管理水平较上一年有了明显的提高,其中得分90分以上档案室有12个,为省一级档案室,80-89分以上档案室10个,为省二级档案室;合格档案室35个。通过检查督促,全区各立档单位基本上完成年度档案整理任务。

3、加强档案的监督与指导,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区档案局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依法监督指导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做好档案工作。一是继续贯彻国档8号令,重点指导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时职能发生变化的单位、新成立的单位及时修改、制定本机关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确保档案资料做到应归尽归;二是加强对镇、街新城建设档案的指导,印发了《马尾区房屋拆迁补偿档案管理办法》,推动档案工作与“马尾新城”建设同步进行。

(三)以服务社会为基础,夯实档案基础业务建设

1、档案资源建设领域不断拓宽。区档案馆始终把档案资源建设作为重点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领域形成的档案,做到应收尽收。

2、档案利用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区档案馆以资政惠民为宗旨,不断拓宽服务领域,通过实行电话预查、开放档案网上查阅等举措,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特别是方便了外出务工及归国华侨等特殊群体的查阅利用,得到广大利用者的一致好评。今年1-10月份,区档案馆共接待查阅档案和政府信息1266人次,提供档案和政府信息3752卷(件)次,复印10562页,为我区机关各项工作,以及社会群众办理公证、房贷、社保、工龄及房屋产权认定等提供了大量的凭证依据。8月份,区档案馆全面实施查档免费项目,为326人次利用者免费提供752卷次查档服务,复印2156页。接待工作细致周到,让利用者方便,让需求者满意。

3、档案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今年,区档案局按照“存储数字化、管理自动化、利用网络化”的要求,大力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建立了馆藏重要和利用频繁纸质档案全文数据库、馆藏各种照片档案和音频、视频档案全文数据库、馆藏档案文件级目录及资料目录数据库。20XX年,完成馆藏文书档案机检文件级目录9万多条的审核,全文数字化扫描60万页,馆藏文书档案全部实现了全文数字化管理,馆藏重要档案全文数字化覆盖率达100%,提前完成福建省档案局“十二五”规划中“各综合档案馆馆藏重要档案全文数字化覆盖率达到80%以上的指标”。同时,在马尾区档案局(馆)的网站上,实现了已公开档案目录和公开信息的网上查询服务。

4、深入指导重点项目建设档案。为更好地服务“马尾新城”建设,区档案局以“抓管理监督,送指导服务”为重点加强重点项目档案的监管。一是规范管理、加强监督。加强马尾区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有关规定,明确了重点建设项目档案验收范围、步骤和有关要求;二是做好服务、主动指导。区档案局主动与有关单位联系和沟通,积极派出人员到区重点建设项目单位进行调研,并针对调研成果进行有目的、有区别、有针对性的指导。参加省级重点建设项目马尾区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工程、福州市四十一中学教学楼工程验收,依据《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等文件规定,对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移交等方面提出验收意见和建议。顺利接收机二工程项目档案54盒。三是加强企业档案人员业务培训。20XX年,组织福州名成水产品公司、福建新大陆公司等5名档案员参加福建省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培训。

(五)积极参与文明城区、文明单位创建活动

区档案局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积极参与马尾区创建全省文明城区活动。在创建活动中,区档案局干部以高度的责任心,放弃休息时间,认真细致指导文明指数测评实地考察点的软件材料准备工作。对实地考察点软件材料比较薄弱的单位,指派专人对照测评标准,一一进行指导,力求材料内容详实、补充完善、印证有力、特色鲜明,做到“精”、“细”、“准”、“实”,确保迎检材料不丢分。继续推进市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积极开展扶贫帮困活动,与青洲村、闽江村结对共建,慰问困难妇女儿童9人次,走访慰问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并荣获一等功的伤残复员军人;组织人员向雅安灾区、福建省“母亲健康1+1”捐款等公益活动,各项活动累计8750元。举办“道德讲堂”活动,引导干部不断提高个人道德修养。成立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小组,积极开展网络文明传播活动。

(六)以“四个万家”活动为契机,增强档案队伍服务能力

区档案局重视档案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四个万家”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弘扬“四下基层”和开发区“特事特办,马上就办”的优良传统,把改进作风、为民办实事、办群众希望办的事作为根本要求。在活动中,区档案局了解到琅岐镇闽江村、亭江镇闽亭社区等五个村(社区)的婚姻档案因区划调整存在查阅困难问题后,立即组织人员摸清保存在闽侯县档案馆有关马尾区的婚姻档案的管理情况,取得闽侯县档案馆的支持帮助,由分管领导带队前往闽侯将涉及到五个行政村(社区)的婚姻档案,共计9个全宗,1171条电子目录和6291页全文数据进行拷贝,并及时将数据挂接到马尾区档案馆馆藏资源数据库中,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利用,解除了群众的后顾之忧。同时,在局机关开展向档案系统先进人物朱志伟同志学习活动,不断强化干部职工“坚守平凡、创造不凡”的精神,进一步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组织档案人员参加国家、省、市专题培训、继续教育、业务交流活动,不断提升档案队伍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为马尾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

为贯彻执行《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和《天津市档案管理条例》,积极推进开发区依法治档进程,切实保证开发区档案事业健康发展;我馆与开发区档案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发区档案行政执法检查的通知》,并于20XX年10月中旬,对部分机关、事业单位,进行了档案行政执法检查,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泰达图书馆档案馆联合区档案局,共同组成档案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于20XX年10月18日—26日,进行了为期9天的开发区档案行政执法检查。此次检查范围为未参加20XX年天津市机关档案评估考核的机关事业单位共计24个。经过严格、系统的检查:共17家单位达到合格标准。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发区工会、环境保护局、发展和改革局、行政执法检查大队、交通运输管理处、贸易促进中心、社区学院、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泰达研修中心、西区办公室、南港工业区管委会、泰达医院、企业党委、泰达公证处、管委会翻译室。尚未达到合格标准的单位为:城市管理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局、公用事业局、滨海新区第四地方税务分局、管委会地方志编修办公室、投资促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卫生防病站等,共计7家。

二、主要措施

此次执法检查主要围绕四项基本内容:即档案管理设施、经费投入及档案机构、人员编制等情况,制度建设情况,档案移交情况及落实《开发区归档文件整理操作细则》情况,档案安全管理情况。检查组对照《天津开发区机关事业单位档案行政执法检查考核标准》,认真审查了各单位的自查报告,逐项进行了考评,对各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并下发了档案行政执法检查整改通知书,明确提出了整改要求,强化了机关档案室工作向规范化、法制化发展。

三、取得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依法行政责任

为加大档案执法的力度和深度,推进依法治档工作,泰达图书馆档案馆与开发区档案局建立了联动机制,成立了以区档案局局长曾佳同志为组长,馆长吴营同志为副组长的档案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完善了开发区档案行政执法联合检查队伍,执法人员全部通过培训和考核并做到了文明执法、廉洁执法。此次行政执法检查得到了大多数单位领导高度重视,相应建立了一把手负责制,档案人员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积极落实档案工作责任,实现了观念的.改变,提高了档案意识。

(二)加大基础建设投入,保证档案科学管理

通过检查,各机关单位对档案工作都做出了不同程度的投入。一些事业单位档案室的基础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如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购置了档案密集柜、社区学院购置了铁皮柜,并且绝大多数单位都配备并使用了开发区档案管理软件,为档案工作的科学管理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完善档案业务制度建设,保障依法行政

近年来,我馆陆续制定了开发区档案工作规范性文件。先后以管委会名义下发了《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地方文献缴送管理办法》、《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归档文件整理操作细则》。其中,《归档文件整理操作细则》的颁布实施,使开发区档案整理工作实现三“统一”,即统一标准、统一软件、统一装具提高了开发区各机关单位归档质量。此外,绝大部分单位健全了一整套档案管理制度,档案工作各尽其责,并将各项制度落实到实处,使档案依法行政有了保障。

(四)促进馆藏档案资源建设 依法开展档案移交工作 我馆已将档案移交工作,列入全区档案评估考核内容,以机关档案评估为抓手,行政执法检查为手段,强化档案移交工作。按照年初档案馆接收档案计划,下发了接收通知,并将档案接收过程纳入了档案馆ISO9000认证程序文件之中,确保了档案移交工作规范、标准。档案接收率与去年相比,由66%上升到86%。增长了20%,取得了显著成效。

(五)强化档案安全管理,抓好档案安全工作

目前,开发区大多数单位建立健全了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档案各项应急制度齐全完整。各机关单位都成立了档案鉴定工作领导小组,档案安全保管意识进一步加强。库房管理做到了标准化、制度化。

三、不足之处

(一)个别单位档案管理机制体制不完善 地方志编修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不够完善。还没有把档案工作列入本单位的年度工作计划之中。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没有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档案专(兼)职人员不稳定,档案案卷质量不规范,档案人员仍需加强学习。

(二)个别单位档案依法移交意识淡薄

此次检查,个别单位如地方志编修办公室,由于对档案移交工作重视不够,档案没有归档整理,未能按时向档案馆移交档案。滨海新区第四地方税务分局、投促局、卫生防病站等,由于档案案卷质量不符合进馆标准,未能按时按要求完成档案移交。

宝盈长盛体育

(三)档案收集整理不齐全不规范

从检查情况来看,部分单位存在着档案门类收集不齐全,整理不规范的情况。个别单位对出台的如《开发区归档文件整理操作细则》、《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地方文献缴送管理办法》等业务规范条例等,未能认真学习和掌握。绝大部分单位对照片档案、重大活动档案、地方文献等认识不足,未能做到及时收集、规范整理,造成目前我区档案馆档案载体种类单一。

(四)档案保管条件仍不容乐观

个别单位档案库房环境比较差,存在安全隐患,档案保管条件有待改善。如公用事业局、城管局、投促办、教文卫体局、地方志办公室等单位,受办公条件制约,档案室或与办公室兼用,或直接存放在过道上,无专用柜架无上锁保管等,人员来往频繁,给档案安全保管带来一定的隐患。且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库房三分开”(指档案库房、档案业务工作室和阅览室分开)和档案保管“八防”(指防盗、防光、防高温、防火、防潮、防尘、防有害生物、防污染等)的要求,需要立即整改。

四、加强整改

通过此次检查,反映出部分机关单位档案人员的意识和素质,还不能适应依法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因此,还要进一步加强对机关事业单位档案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工作,还要进一步完善学习制度,细化专业知识培训,积极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明确整改方向和具体措施,使档案行政执法检查能够真正达到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的目的。

泰达图书馆档案馆

20XX年12月25日

档案信息化工作总结

档案信息化工作总结范文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档案部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档案工作迈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档案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xxxx年,xxxx县档案局根据档案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结合我馆的实际,始终把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作为档案事业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适时规划,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在基础设施建设、档案数据库建设、档案网站建设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档案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县档案局成立档案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制订《xxxx县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意见》,积极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工作,将档案信息化建设作为政务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努力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同时积极与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沟通,加强协作,及时将档案信息化工作纳入全县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之中,统筹、协调、规划全县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

二、加大投入,夯实基础。

xxxx年,我局在经费比较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各种途径,增加对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华考范文网)今年我局在原有的基础上,投入近20万元,添置服务器、网络版软件、计算机、数码照相机、复印机等相关数码设备,极大的改善了我局的信息化硬件设施,促进了我局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发展。在全县各镇区(街道)及县直各部门的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局针对各单位财力条件的不同,提出财力许可的单位一次性投入到位,财力条件有限的单位,先添置部分先行设备,并采用逐年分步添加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至xxxx年底,县直各单位综合档案室档案管理软件计算机普及率达到98%以上,镇区档案室达90%,其它基础设施也在逐步完善之中,为我县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奠定了物质基础。

三、分步实施,档案数字化建设初具规模

档案目录的数字化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先行基础工作,也是数字化档案馆(室)建设的必备条件。我们优先突出服务重点,为了使老百姓能及时享受到党和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惠民政策,我局把便民利民惠民作为此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把馆藏的民生档案目录先行数字化录入。截止xxxx年底,已录入馆藏档案目录案卷级52536条、文件级812456条,大大方便了我县人民群众的查找利用,也为我馆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今年我局投入16万元资金,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对馆藏部分利用率较高的纸质档案及珍贵档案进行数字化加要,截止xxxx年11月份,共全文扫描档案368322页,为建设档案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打下了基础。为了实现档案馆、档案室在业务上相互衔接,便于机读档案目录和电子档案的移交,我局向财政局等档案工作硬件设施较好150多家单位推广使用了档案管理系统,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加快步伐,推进档案信息网站及政府公开信息查阅场所建设

xxxx年,我县不断完善档案信息网站建设,结合实际情况,及时对网站版面内容进行增加,目前我局档案信息网站分别整合了政府公开信息查询、现行文件查询及档案馆馆藏档案查询三个利用版块,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档案信息网将档案信息资源集聚和整合起来,实现档案资源社会共享,更好地为各级领导和机关服务,为社会各界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五、加强培训,提升档案人员综合素质

我局历来重视对档案业务人员的的培训工作。xxxx年我局积极开展省、市、县电子政务和档案信息化知识培训共3次,定期对各单位专(兼)职档案人员进行计算机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努力提高其掌握和运用现代化技术的能力。并针对新形势、提出新要求,要求各单位的专(兼)职档案人员需持双证(《档案工作资格证书》和《江苏省计算机能力二级证书》)上岗,努力把我县档案队伍建设成既会档案管理、又会计算机操作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回顾xxxx年我局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有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管理水平、服务手段等与档案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为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及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还有待不断增强。今后,我局将不断加快馆藏档案数字化进程,加强开放档案政府信息公开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档案信息利用率,让更多的馆藏档案信息通过网上快速查询,更好服务社会大众。

20xx年,栖霞区档案局适应国家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要求,依据《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江苏省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纲要(2005~2010年)》、《南京市档案信息化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南京市档案信息化建设若干意见》等相关文件要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为主线、以省市要求为目标,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在全区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框架内,以网络建设为基础、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加强电子文件管理为重点,逐步实现重要档案资源数字化、档案信息利用和服务网络化、档案管理技术现代化、档案信息工作法制化,努力构建栖霞特色的档案信息服务多元体系。

一、领导重视、部门支持,完善档案信息化建设制度保障

栖霞区档案信息化建设从启动开始,便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2002年新馆建设工程中,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同步开展了数字档案馆建设的规划与设计,为档案信息化建设配备设施、预留条件。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更是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给予支持,投入资金160余万元,用于区档案馆软硬件设施的提档升级,为全区档案信息化建设夯实基础。同时,区政府信息中心辟出专门IP地址,用于区档案信息系统内部局域网敷设。成立了栖霞区声像档案管理中心,区委副书记亲自担任中心主任,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以及分管副区长担任中心副主任,足见区委、区政府领导对这项工作的认识。面向全区各街道、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转发了区档案局(馆)拟定的《南京市栖霞区档案信息化实施意见》,为全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与此同时,全区70多家机关部门、街道、企事业单位,也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号召,做到资金到位、人员到位、设备到位、场所到位,实现自身档案室与区档案馆信息化建设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同步达标。

二、购置设施、搭建网络,推进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正逐步被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电子化办公模式所取代,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日益深入,信息化程度逐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栖霞区档案局着重从硬件与软件建设两个方面着手。

1、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和办公自动化。目前共购置服务器3台、计算机43台、投影仪1台、交换机1台、显示屏1台、触摸屏1台、刻录机3台、扫描仪2台、打印机4台、复印机2台、计算机自动控制温湿度记录设备1套,以及摄像机、照相机、电视机、录音机等多种硬件设施,极大方便数据传输与资源共享。全区70多家机关部门、街道、企事业单位的档案室也配套购置计算机100余台,栖霞区应用计算机管理档案的普及率达100%。

2、强化软件设施建设,搭建档案信息化网络平台。栖霞区档案局借创建江苏省特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和国家二级馆的有利契机,先后投入经费160多万元,为档案局(馆)设立独立门户网站、搭建文档一体化档案综合管理系统、构建全区档案信息系统局域网。全区各街道、部门、企事业单位也同步建立档案管理系统,并通过专有网络与区档案馆通联,实现档案录入和管理的数字化、集成化、网络化。

三、需求出发、稳步前进,注重档案信息资源建设

栖霞区档案馆建馆以来,已累计入藏各类档案103个全宗97万条。馆藏资源的不断增加与丰富,社会档案信息需求的丰富化、全面化和差异化,使得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呈现出多途径、多样化的特点。为适应新形势所带来的新变化,栖霞区档案局打破旧有的条块结合体系,一切从需求出发,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尝试构建档案信息资源复合动态模式。

1、建立档案目录数据库。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是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先导,完备的档案目录数据库,将为未来的档案全文数据库建设提供优良的元知识元与元网络节点,是优良档案全文数据库的必备条件。基于此,栖霞区档案馆完成馆藏的103个全宗的97万条案卷目录和文件级目录的数据录入,实现全馆文件目录100%数字化。同时,建立目录中心,做到各单位档案室档案文件定期进馆、目录实时入库,实现数据库动态管理,基本完成文件级目录库建设。

2、推进档案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建设。栖霞区档案局长期聘用6名人员,配备高速扫描仪2台、服务器3台、计算机43台以及相应的存储设备,组建档案数字化加工线,专门负责馆藏档案以及全区照片、录音、录像等多媒体资料的数字化工作。本着从需求出发的宗旨,首先开展对查档利用率最高的、关系民生的档案资源全文数字化工作。2009年,完成区委办、区政府办等26个全宗的文书档案、招工档案、干部任免档案等合计97万页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加工,并通过全区电子政务平台,实现检索与查阅的网络化。

四、依托平台、协调发展,着力档案管理应用系统建设

在档案管理应用系统建设中,栖霞区档案局(馆)注重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努力开创档案资源的全社会共享之路。从宏观上,栖霞区档案局(馆)注重对管理理念的变革,树立前端控制、知识化管理与集成管理的理念;在具体实践中,致力于构建一个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的管理一体化、资源数字化、服务网络化的立体档案资源管理系统。目前,栖霞区档案局(馆)的主要是依托电子政务建设,建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组织保障机构,尽量获得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财政支持,并将档案资源建设纳入全区电子政务发展规划,保证信息资源共享。最终,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实现主动沟通,促进协调发展。

1、搭建文档一体化档案综合管理系统,加快电子文件中心建设。栖霞区档案局(馆)开通网上“现行文件利用中心”,通过定期收集区机关各部门可公开的政务文件,建成动态文件数据库,在网络上尝试提供现行文件分类检索查询服务。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发“栖霞区文档一体化档案综合管理系统”,利用自动采集与数据挖掘技术,通过与区电子公文交换系统的对接,实现区电子公文网入网单位网内收文、发文自动记录、自动分类、自动归档,初步建构起基于栖霞区电子政务平台的电子文件中心。

2、建立栖霞区声像档案管理中心,创新声像档案管理模式。包括照片、录音、录像在内的声像档案的收集、储存与利用,一直是档案资源管理中的一块软肋。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声像档案的利用越来越频繁,如何更好的保存旧有的照片档案,并整合包括栖霞区有线电视台、《栖霞简报》在内的区内新闻媒体及各街道、部门产生的数量愈发庞大的声像档案资源,使其发挥更大社会效用,成为栖霞区档案局(馆)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又一个工作的重点。在栖霞区档案局(馆)的积极推动下,栖霞区委、区政府成立栖霞区声像档案管理中心,为声像档案资料的收集齐全、完整归档提供了组织保证。管理中心由区委、区政府牵头,区四大办公室、区委宣传部、区级机关工委、区文化局等部门以及区属各街道工委参与,区档案局具体负责。管理中心成立以来,共收集、整理、数字化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区视察、考察的各类照片以及反映全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工业、农业和社会事业等方面的照片1万余张,以及从区有线电视台收集历年节目影像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数码照片档案管理系统”与“音频、视频档案管理系统”两个子系统。

3、开通栖霞区档案门户网,拓展档案信息化服务新渠道。栖霞区档案局开通自己的门户网站──栖霞档案网.网站基于JS技术搭建,使用智能化后台管理系统,做到操作简便、权责明确、内容丰富,既适应政府机关工作又符合群众浏览查询需要。网站设置14大板块,内容囊括局(馆)介绍、政务公开、档案查询、现行文件查询、政策法规、业务指导、工作动态、网上展厅、栖霞区大事记、政府信息公开等内容。网站充分利用网络分布的广泛性、开放性、动态性和非线性等特点,在网上公布馆藏指南和检索目录,定期进行特色档案信息发布等,在互联网上开辟了一个为社会各界服务的新渠道。目前网站上载开放档案目录4000多条,访问人数与日俱增,初步显现档案门户网站社会效益。

五、践行标准、制定规范,尝试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栖霞区自档案信息化建设启动伊始,栖霞区档案局(馆)便十分注重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一方面认真学习、领悟我国已经颁布的与档案信息化相关的标准,并努力践行这些标准;另一方面依据具体实践经验,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评价并修订现有的标准,逐步建立适应栖霞区自身特点的标准体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2002)、《江苏省档案管理条例》、《南京市档案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栖霞区的实际情况,经区委、区政府同意,栖霞区档案局(馆)制定了《栖霞区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办法》。从电子文件的收集、整理、归档、管理、利用等环节对电子文件的操作进行严格的控制,提出具体要求。依据“办法”,全区近70家单位的档案室实现现行文件实施入库,每个季度向区档案馆报送一次声像档案,进一步规范了全区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

六、加强培训、提高能力,重视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宝盈长盛体育

信息化人才是推动档案信息化发展的动力,是档案信息化建设最宝贵的资源。重视信息化人才培养,提高档案从业者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迫切任务。栖霞区档案局在全区档案人员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整体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加大了对档案人员计算机技能及信息化水平的培训力度,为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发展做好准备。一是积极参加各级举办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培训班和档案信息化培训班,经培训绝大多数人都通过了公务员计算机应用技能考试,掌握了档案信息化基础知识,大部分档案人员都能够独立开展文档一体化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和基本维护工作;二是积极组织部分从事计算机应用的人员参加政府信息化领导小组举办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培训、协同办公系统培训及信息安全培训等;三是定期对本区档案人员开展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网络基础、文字处理、数据处理、电子邮件使用、电子文档管理、档案管理系统操作运行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在工作中,栖霞区档案局还安排人员定期到各个部门进行信息化指导,遇到有关信息化方面的疑问,始终做到有求必应、不厌其烦、耐心指导。经过努力,全区档案人员信息化技能水平大大提高。

七、严格纪律、落实规定,确保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信息技术的应用,特别是网络技术的普及,档案信息安全问题成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档案信息安全涉及档案信息不稳定性、档案信息内容服务安全、档案信息数据系统安全、知识产权以及涉密档案安全保密等方面内容。栖霞区档案局(馆)切实落实国家及省、市相关部门对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各项规定和要求,构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所需要的软件、硬件环境,确保档案信息安全。

1、建立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逐步完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制。安装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实现局(馆)24小时实时监控;加强对档案馆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监管,每台计算机实行定人定岗制度,其他人员未经同意不得随意使用,微机房工作人员不得将与工作无关的光盘、磁盘上机使用,确保档案数据库安全;加强对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的监督和指导,保证归档电子文件的真实、完整和有效;档案馆的内部局域网与外网实行物理隔离,内网与外网分别运行在两台服务器上,并在外网上加了硬件防火墙,外网主要运行档案门户网站,内网主要运行馆内的0A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软件,并与政务网相连;加强身份认证和密钥等管理,使用网络行为控制系统,确保档案信息网络传输的安全。

2、深入贯彻《江苏省档案信息化建设保密管理办法》,严格执行保密制度。在“栖霞区档案管理系统”软件制作及档案全文数字化过程中,严格遵守保密规定,杜绝档案资料外泄情况的发生。建成后的“栖霞档案管理系统”设置严格的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和加密存储等安全保密措施。同时,栖霞区档案局还制定《栖霞区档案局保密制度》、《栖霞区档案局微机房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要求全局人员提高保密意识,严格按照保密制度执行,切实加强信息化条件下的保密工作,提高防范高技术窃密的能力。外网信息发布方面,实行定人定责,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保密制度,非开放的档案信息一律不上外网,上网的档案目录和全文信息要经过严格的划控和鉴定,确保所有上网信息安全,防止失密、泄密事件发生。

八、档案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快速发展急需专业的网络、数据库维护人员和专业计算机操作人员,目前档案局人员结构老化,专业人才严重缺乏,急需专业人员来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2、档案工作人员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还不十分明确,资源共建与共享意识不强,缺乏宏观规划和管理,局限于档案库收藏资料、贮存档案的一般性水平。

3、档案门户网站建设还处在低层次的起步阶段。在现代网络环境下,档案网站的建立在一定意义上讲只是流于形式,公布的内容还不能体现档案工作的特色,无法满足社会各方面利用档案网站查阅利用档案信息的需要。

2xxx年栖霞区档案局档案信息化工作在省、市档案局的关心指导下,取得了一定成绩,发挥了较好服务功能,产生了一定社会效应,但同时也深刻体悟到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与广大档案利用者对数字档案需求的多元化、复杂化、个性化。在新的起点上,栖霞区档案局档案信息化建设将从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出发,通过有效履行服务职责来完善自身发展所需的外部社会环境,并从社会中获取自身发展的不竭动力。同时,本着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加大档案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加强档案信息化资源建设,完善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强化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保障档案信息化数据的安全,进一步整体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我们坚信,唯有充分认识档案信息化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努力构建全新的多元档案信息服务体系,才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才能真正推动栖霞档案工作更好更快发展。

我单位要实行电子化档案管理,如果用了档案软件后,是否真能减轻工作量?

由于贵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详细范围没有进行描述,所以我就一般情况给予回答。

大多数单位,档案管理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公文档案和凭证档案电子化,比方说行政公文,无论通知、通告还是请示材料批复之后,都需要归档管理,实行电子化档案管理的单位一般只需要在OA(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由指定人员点击一下“归档”按钮即可,简单到几乎无操作;再比如设备档案,从采购管理系统中的申请到批准、采购到仓储管理系统的入库验收,然后到固定资产系统进行登记固定资产卡片、划分使用部门,再由财务管理系统设置折旧年限和金额,设备管理系统实行维修维护管理、报废处置,全过程都是自动形成电子档案,并且随时可以把每个设备的生命全周期瞬间调阅,根本不存在工作量的问题;日常的采购、领用等凭证和财务核算及记账凭证都在各自系统里面储存着,需要对外出示和流转的时候才偶尔打印一下,省去了大量的日常归集和整理工作,真的是极大地降低了日常的劳动强度,提升了工作效率。

另一个方面是历史文件和典籍的电子化,比如说过往的公文、人事档案、设备档案等等需要在系统启用时进行录入,这是一项很艰巨的工作,比较繁琐,但是对于永久性保存、随时查阅、瞬间调用、相互关联、不损伤原件以便更好保护等等工作都有着巨大而深远的意义,初期的工作是累了一点,但完成之后是能够给人带来极大的成就感的,何况是永久性地推动了某项工作的进程或管理的提升。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在改变我们的行为方式或者工作思路方面的改变常常让我们内心有一些小小的抵触情绪,但理解并服从大局,尽量把工作做好,其实是每个人前进道路上的最好铺垫。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祝你工作愉快!敬请采纳。

基层单位地质档案资料数字化的思考

谢丽华1程永平2

(1. 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2. 河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勘查院)

摘 要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档案数字化技术也应运而生并推广运用,它的出现对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深远影响。在这种情形下,本文主要对基层单位地质档案资料数字化工作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 地质档案资料 数字化 管理 基层单位

地质档案资料是地质工作成果的集中体现,包括成果资料、水文资料、样品分析资料、钻探资料、测量资料、设计和科研资料等一系列地质工作必备的科学依据性地质档案资料。它是地质工作活动中的真实记录,记载了地质工作者从事地质勘查工作的智慧结晶,体现了地质工作者的劳动价值。

地质档案资料数字化建设是地质工作现代化管理的必然趋势。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地质档案资料为主要收藏载体的传统纸质地质档案资料已难以适应当今信息时代的要求,地质档案数字化建设已成为基层单位档案室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作为基层单位的档案室,如何有计划地开展地质档案资料数字化建设,实现地质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地质档案资料数字化的概念及特点

1.1 地质档案资料数字化的概念

地质档案资料数字化是以数字化信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系统为依托。实现地质档案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应用,使得地质档案资料真正得到充分利用和资源共享。

1.2 地质档案资料数字化的特点

一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各种地质档案信息进行数字化存储,改变过去单一文字档案的形式;

二是数字化档案的生成、转化与使用,都离不开专用设备(如扫描仪、专用服务器等);

三是存储突破了空间上的限制,克服了纸质档案保存难的弱点;

四是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性。通过数字化处理和网络传输,让广大的用户可以共享地质档案资料。

2 地质档案资料数字化的现状

广东省有色局自 1956 年至今,通过广大地质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劳动,积累了丰富的地质档案资料。目前,局属基层单位档案室保存的地质档案信息形式主要以纸质载体形式存在。这些地质档案资料大多数是 20 世纪 60 ~ 70 年代,甚至有的还是 50 年代形成的,大多数地质档案资料为纸质蓝图和铅字打印文稿,随着时间的流逝,蓝图正在逐渐褪色,字迹正在消失,铅字打印文稿的纸张更是在逐步老化,甚至有些资料已无法利用。地质档案信息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已难以得到充分的体现,更难以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化的形势要求。

(1)基层单位档案部门硬件配备总体滞后,达不到档案数字化要求。数字化工作是需要借助大量的硬件设备才能完成的。目前,我局基层单位虽然为档案管理部门配备了计算机设备,但大多为其他部门淘汰的配置低、陈旧的设备,同时也缺乏数字化所必备的高分辨率扫描仪、专用的服务器等。

(2)地质档案管理软件版本、功能不统一,使用混乱,直接导致档案录入、查询的不方便,同时也极容易产生误差,给档案管理人员和查阅档案的用户带来诸多不便。

(3)数字化程度不高。虽然我局大部分单位的地质档案资料都利用计算机管理,但都只是目录级的录入管理,其文字报告、图表等并没有进行数字化处理,仍以纸质形式进行管理与利用,没有真正实现地质档案的数字化管理。

(4)档案人员素质总体不高,不能完全达到档案数字化工作技能要求。目前,我局基层单位档案人员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工作热情不够,工作效率也不高。因此,地质档案资料数字化建设中,综合性人才的缺乏是制约着数字化成效的关键问题。

3 实现地质档案资料数字化的优势

针对基层单位地质档案资料数字化的现状,实现地质档案资料数字化可有效解决地质档案资料管理面临的一些问题。

3.1 地质档案资料利用

地质档案资料数字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方便快捷地为广大用户利用信息,提高信息利用率。进行数字化后地质档案资料信息的利用工作可以改变烦琐的手工操作查阅,有效地保护地质档案资料的原件不受到磨损和破坏。同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浏览、获取所需的地质档案资料目录,然后直接到档案室调阅。档案室还可直接为查阅者提供电子文档复制服务。这样既可节约时间,又能缩短成果编制时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电子文档易转移、低成本的具体运用,提高了办事效率。

3.2 地质档案资料存储空间

由于纸质地质档案资料数量的快速增长,大部分的档案室基于历史的原因,库房面积小,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地质档案资料的存放要求,致使档案室库房压力增大,将地质档案资料信息数字化后,将地质档案资料存储在硬盘、光盘等介质上,可大大减轻库房的压力,降低管理成本。

4 地质档案资料数字化建设中的几点思考

4.1 确保地质档案资料信息的保密

地质档案资料管理工作是地质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时具有地质专业性和资料秘密性两种特性。在进行数字化处理工作时,要注意防止地质档案资料的泄密。对外聘人员应该签订严谨的保密协议,同时应有专人负责监督数字化处理整个过程的工作机构,切实防止外聘人员在对纸质档案数字化处理过程中,造成涉密地质档案资料的泄密事件发生。

4.2 纸质地质档案资料原件的安全保护

地质档案资料的唯一性、原始性是真实记录历史的重要体现,同时地质档案资料还具有不可再生和不可替代性。因此保护地质档案资料原件安全和可用性是地质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进行数字化加工过程中,常会发现有的档案材料由于形成的年代不同,原件在纸色、墨迹、印章等方面所存在的瑕疵,为有效地保护它的原始性和真实性,不能对档案材料的实体内容进行擅自修改,要确保被数字化的每份地质档案资料的内容完整和保持原貌。

纸质档案数字化后,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因此网络的安全性、数据的安全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必须设定安全的使用权限,以保证电子数据不被错误修改、删除,同时派专人作好数据的备份工作,以保证档案室提供给用户的数据具有安全性、可靠性。

4.3 加大地质档案资料数字化软硬件的投入

地质档案资料数字化首先是档案硬件的现代化。档案数字化离不开高技术来支撑。各基层单位要根据实际需要,为各自档案室配备计算机、扫描仪等基本设备,并随着需求发展不断进行升级完善。同时还应建立专门的档案管理服务器。组织开发或者购置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构建档案数字化综合应用平台,以满足档案利用者和档案管理者需求为目标,实现从输入、存储、管理到利用的数字化。

4.4 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

地质档案资料数字化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人才的培养是保证地质档案资料数字化建设取得成效并持续发展的关键。要把加快档案管理人员培养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的任务来抓。因此,各基层单位必须重视地质档案人员的培养,不仅需要培养档案专业知识的人才,也需要懂管理有创造力的管理人才,而且更需要培养有较先进信息处理技术的人才,以利于更好地开展地质档案资料数字化建设和利用工作。

4.5 基层单位档案数字化建设应量力而行

基层单位档案数字化建设是社会信息化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基层单位的地质档案资料数字化必须因“需”制宜、科学规划、逐步推进。从地质档案资料专业性、特殊性及用户需求个性等因素出发,地质档案资料数字化建设在网络信息资源中发挥最大化的效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地质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提升地质档案资料的社会价值。

5 结语

地质档案资料数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基层单位档案室只有实现地质档案资料数字化,才能冲破档案利用的种种局限,使档案部门从封闭中走向开放,更好地发挥地质档案信息的增值作用,使地质档案资料的使用价值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如何做好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

如何做好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很多信息都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保存和传输。接下来由我为大家整理出如何做好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希望大家喜欢!

一、扫描加工前阶段

这一阶段是数字化工作开展前的准备阶段,是该项工作的起步阶段也是关键阶段,本阶段的工作做好了就为后期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准备的内容包括纸质档案的准备、基础设施的准备、人员的准备及相应管理制度完善等。

1、纸质档案的准备。

许多档案工作人员有着强烈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希望尽早把工作完成,这是好事,但不能盲目推进,在纸质档案没有准备好之前最好不要进入下一阶段,必须在纸质档案已按档案整理规则完成规范的归档整理后进行。若纸质档案整理不合格就开展数字化扫描,那么一旦纸质档案需要重新调整必然牵动相应的数字化档案的调整。档案整理人员要能够熟练掌握各阶段档案整理规则,整理工作包括归档与不归档鉴定、保管期限鉴定、文件页正确排序、页码正确编写在正确位置、按档案整理方案归档排序、每一件盖好归档章并准确填写、全年档案完成编目并准确无误等工作,确保即将进行数字化加工的档案齐全、完整、真实、准确、规范,同时要注意有些档案需要进行拆除装订物,修整页面,修补褪变、破损档案等工作,才能进行数字化加工。

2、基础设施的准备。

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需要相应的设备和场所,数字化加工场所应空间充足,布局合理,有条件的可配备消防系统和门禁、防盗、视频监控等安全系统。数字化加工设备需要计算机、档案扫描仪、刻录机及存储介质(如磁带、磁盘、光盘等),有条件的单位可以配置服务器、备份设备、数码相机等,数字化加工工作同样需要相应的软件系统支撑,如操作系统、档案管理软件、扫描程序、刻录软件、备份软件、病毒查杀软件等,来保障数字化加工工作安全有保障。

3、人员的准备。

档案数字化加工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档案管理知识。档案工作人员要积极向单位领导汇报反映此项工作的程序和需求,做好工作计划,确定工作形式(自主加工或业务外包),制定实施方案,成立档案数字化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人员要求责任心强,细心细致,能够严格把好质量关,实行数字化加工过程的全流程管理。

4、管理制度的完善。

科学、规范、可行的工作制度能够保障此项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纸质档案数字化加工工作涉及岗位、场地、设备、数据、档案实体等,要做好这项工作,应从这几个方面制定相应的制度,如《档案数字化工作管理办法》《数字化工作流程》《档案信息保密管理制度》《档案数字化验收工作细则》《数字化工作制度》《设备管理制度》等,并在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过程严格执行,确保档案的安全和工作的有机衔接。

二、扫描加工中阶段

这一阶段是纸质档案数字化加工流程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是实现纸质档案数字化高质量的关键阶段。扫描人员需要掌握一定的操作技术和方法,充分掌握合格图像的标准要求。

1、掌握标准要求。

做好工作标准先行,纸质档案数字化加工工作同样要在标准规范的指导下进行。既不要为了节省存储空间降低标准,也不要不顾实际需要一味地提高标准。具体标准应该包括但不限于全年度归档纸质档案全部扫描,图像按档案排列顺序依次扫描,每一件每一页纸质档案与扫描后形成的数字图像一一对应,每一件档案图像首页应含有归档章,各页有正确的页码标识,每一页图像要字迹清楚、图像完整、方向正确符合阅读习惯,图像明暗度要适中、图像尽可能反映档案原貌等。

2、掌握操作方法。

在未实现完全电子化办公情况下,纸质档案的数字化扫描任务是相当繁重的,要做好此项工作,操作人员需掌握一定的扫描操作和图像处理的技术方法。

扫描操作:档案扫描仪与计算机连接,安装驱动和扫描软件后即可使用。工作人员要能够对档案扫描仪操作方法及扫描仪参数的设置熟练掌握和使用。扫描操作说起来并不复杂,就是将纸质档案放入扫描仪、扫描、将档案拿出扫描仪。但是这里还是强调不要急于扫描,在扫描前一定要对扫描方式、扫描色彩模式、扫描分辨率、图像存储格式进行判断和设置,其依据为《纸质档案数字化规范》及《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指南》中的相关要求。目前市场上有平板式扫描仪、滚筒式扫描仪、顶置式扫描仪等,应根据需要和档案的纸张质量进行选择,有条件的话最好选用专业的非接触式档案扫描仪。扫描色彩模式在《纸质档案数字化规范》中推荐全部采用彩色模式扫描,而色彩往往又与图像存储格式关联,彩色图像通常存储的格式为JPG,若存储为TIFF格式占用空间相对会大。扫描分辨率是影响档案直观效果的`重要参数,规范中规定最低为200dpi,要实现OCR识别的则需要300dpi以上。在确定好以上参数的基础上再进行亮度和对比度的微调。

图像处理:规范中要求扫描图像尽可能反映档案原貌,但在扫描过程中受档案纸张幅面、纸质粗糙程度、字迹洇散、颜色不均等因素影响,可能出现图像一次扫描不全、燥点过多过大、字迹深浅不一、发白偏暗、图像倒置等质量问题,出现这些情况就需要进行图像处理操作,一般需要采用专门的图像处理软件来实现,一般可以采用PS软件,也有一些专业的档案扫描仪自带非常实用的图像处理软件,能够完成图像拼接、图像去污、裁边、旋转及纠偏等图像处理工作,使图像完整、整洁、端正。

三、扫描加工后阶段

一批档案扫描完,在移交档案管理部门前,还有一些工作要做,包括图像检查、数据对接检查、数据存储、数据移交等工作,每项工作依次衔接完成。

1、图像检查。

数字化加工的成果好不好,在数字档案利用过程中会得到检验,但是作为加工工作来说,不能等到利用时发现问题再回过头来修改,就像工厂产品生产一样不能等着别人去发现问题,这样就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检查人员首先要掌握纸质档案数字化加工的标准要求,然后才能参与检查。其次检查人员要认真负责,在可能的情况下实现100%的检查,最低不能低于10%,对抽检到的内容要达到100%的合格率,一旦发现问题,必须进行修改,该处理的处理,该重扫的重扫,该补扫的补扫,并要进一步扩大检查范围,再检查完善。

2、数据对接检查。

目前,利用数字档案的方式基本都是通过目录来检索数据,因此目录与图像及数字化副本能否一一对应,也是检查的重要内容,检查率应为100%,如果发现问题,必须重新修改完善。

3、数据存储。

在前两步骤没有问题的前提下,就可以将数据进行脱机存储,目前提倡采用一次性写光盘作为存储介质,存储的内容包括档案图像、目录数据、相关说明文件等,其存储结构包括图像文件的命名方式等应按照数字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模板来建立,而相关文件说明要尽可能地齐全,包括但不限于工作流程过程中的规划方案、人员登记表、数字化加工档案登记表、数量统计表、质量检查表、编码说明文件、数据描述等,建立起完整的项目档案元数据。

4、数据移交。

这是扫描加工工作完成前的最后一项内容,将前期工作成果向档案管理部门移交,移交的内容由档案管理部门规定,移交过程包括移交前的验收和办理交接手续,此验收由档案管理部门来验收,验收合格则进行下一步——办理交接手续,如果验收不合格,那么说明前期的工作还存在问题,需要重新改正后再进行数据移交。交接手续在双方盖章确认后,标明此次工作即圆满完成。

档案数字化工作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一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则需要很大的细心和耐心,但只要掌握具体规范,并在工作中积极总结经验,都能够把这项工作很好地完成。

标签

本文网址:/cgal/7924.html

相关资讯

我是中博奥客服:小奥
中博奥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工信部备案号:豫ICP备11015869号-8 Copyright © 2023-2024

档案整理档案数字化

档案扫描档案管理软件系统

TEL:18937133779

To Top